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24章 丰收(2 / 3)

着眼镜呵呵笑着点头:“还是营长有办法!”

时间进入六月,总算是熬到了丰收的日子。

但说是“丰收”,能收到的粮食其实并不多。

这主要是因为八路军在鬼子的围堵和进攻下丢了许多根据地,另一方面则是之前冰雹灾害打折了许多麦苗,今年的收成估计还不到往年的一半。

不过八路军还是停了几天工程跟百姓一起收粮食。

收粮这段时间全体军民都十分紧张。

从往常的经验来看,往往是到了丰收的时间鬼子就会组织一次大规模的扫荡。

原因是什么就不用多说了,鬼子在这时可以抢到更多的粮食,这一方面是补足鬼子的粮仓,另一方面则是进一步压缩八路军的补给。

因此,八路军通常在这时都会组织部队帮助百姓大规模抢粮,也就是听到鬼子要大扫荡的风声,就派出几个师去把某片地区的粮食一夜之间收割完并藏起来,鬼子来时只能望着被收割的麦田兴叹。

但这一次鬼子却没什么动作。

不过这似乎也不奇怪,因为八路军已经在山区成功构筑起两道防线,鬼子已经无法像之前一样“一枪打穿根据地”想去哪抢粮就去哪抢粮了。

王学新一边割着麦子一边默默的总结着目前的形势:

此时八路军的情况已经比史上好多了。

成功构筑起防线是一点,因为这使八路军拥有自己的空间还有自己的收成。否则,眼前这点收成只怕都没有。

另一个就是自己让八路军提前进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阶段,这使根据地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有地瓜粥喝而不至于饿死人。

最重要的,还是八路军能大批量生产“中储券”。

中储券可以从敌占区那买来的物资,这些物资才是主力,它们基本够八路军生存,于是四十万的军队规模没有减少。

其实不只没有减少还有增多。

原因是从鬼子那赶来了许多难民,这些难民有数十万之多。

他们虽然大多是不适合参战的老人和小孩,但补充到后勤队伍里做些非战斗任务还是可以的。

那么,接下来要做什么呢?

生产线再过几天就要到了吧,下一阶段的目标肯定是尽可能多的生产步枪和子弹将四十万八路军武装起来。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与鬼子一较高下。

否则,只有九万支陈旧落后的步枪,凭什么跟数十万武装到牙齿的鬼子斗?

……

正想着,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