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五十四章家长会(三)(1 / 6)

“啪啪啪啪啪……”

热烈的掌声告诉我,自己今天的发言,取得了家长的认可。

“老师,怎样才能教出听话的孩子?”这位家长叫邓宝成,家里开茶馆,与妻子经常吵架,后来离了婚,孩子归他。他叫邓锦成,经常逃学。我到过他家。每次他都在牌桌上。

我说:“这首先就要求作为父母的各位,先端正自己的是非标准。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你的举止言行,都深深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孩子犯的错误,都有自己的影子。没有天上的坏男孩,什么样的父母教出什么样的孩子。古人云:子不教,父子过。各位家长,你们的孩子为什么差,首先应从自身上找原因。上有人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从孩子的言行上,我们可以看出孩子父母的真正为人。

下面我给大家讲两个小故事。

第一个叫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子,名柯。战国时期鲁国人,三岁时父亲去世,由母亲一手抚养长大。

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高兴,就不再搬家了。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对于孟子的教育,孟母更是重视。除了送他上学外,还督促他学习。有一天,孟子从老师子思那里逃学回家,孟母正在织布,看见孟子逃学,非常生气,拿起一把剪刀,就把织布机上的布匹割断了。

孟子看了很惶恐,跪在地上请问原因。孟母责备他说:“你读书就像我织布一样。织布要一线一线地连成一寸,再连成一尺,再连成一丈、一匹,织完后才是有用的东西。学问也必须靠日积月累,不分昼夜勤求而来的。你如果偷懒,不好好读书,半途而废,就像这段被割断的布匹一样变成了没有用的东西。”

孟子听了母亲的教诲,深感惭愧。从此以后专心读书,发愤用功,身体力行、实践圣人的教诲,终于成为一代大儒,被后人称为“亚圣”。

第二个故事叫黄香温席的故事

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在他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黄香非常悲伤。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

冬夜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