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49、功在当代,利在千秋(1 / 4)

第二天。

正如朱雄英所料。

老朱在早朝的时候便将这件事情提了出来与大臣们一同商议。

虽然知道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老朱也决定了要建铁路。

但还是要跟这些大臣商议一下的。

像上次,老朱一上朝便宣布圣旨立国师、开学科、灭倭寇。

这三件事便是未经与大臣商议决定下来的,当时引得诸多大臣不满。

在圣旨宣布后纷纷跳出来反对。

如今这建铁路也是国之大事。

老朱自然是要跟大臣们商议的。

不然什么事情他都不跟这些大臣们商议,那他还要这帮大臣干什么?

最主要的是建铁路没钱。

如今漠北战事未平,灭倭寇也需要上亿的白银建造战船。

现在大明就是一个字,穷!

还是穷得叮当响那种。

奉天殿朝堂上。

朱雄英为了寻找机会前往漠北。

所以一大早他也跟着他那个便宜老爹朱标一起来上朝。

等一会老朱和众大臣为钱发愁的时候,就是他机会来了。

等到众大臣将要启奏的事情说完后。

老朱将建铁路的事情说出来后。

大臣们听后面面相觑。

他们之中有不少人的孩子都在大学堂学习仙师教授的新学科,自然知道昨天大学堂中发生的事情。

甚至有不少人已经预料到了今天老朱一定会说这件事的。

不过火车这种不用牲畜牵引就能跑起来的东西听起来还是有些不真实。

众人一时间也不好判断。

对待未知的事务,大家都不知该如何开口。

不过这朝堂之上总是有人喜欢跟皇帝唱反调。

当即便有一名大臣站了出来。

“回禀皇上,臣觉得,此时不宜大兴土木,这铁路还是不修的好。”

朱元璋当即就不乐意了。

他最烦的就是这些跟他唱反调的大臣。

但这朝堂之上偏偏还不能没有他们。

因为他们有时候说的也有一定道理。

良药苦口的道理老朱还是懂的。

只要这些人真心为大明好,老朱也容他们了。

朱元璋:“为何?”

“回皇上,如今汝宁府大旱虽已解决,但漠北战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