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两百五十九章:进军北大荒(3 / 5)

定比这要快。”

“不不,陕西陕北这边都不是产粮地,干脆咱们就去苏杭,那儿粮食多,成本肯定低。”

众人七嘴八舌的争论着,讨论得十分激烈,但是谁都说服不了谁,没办法,最后只能把目光投向秦浩,让他来做决断。

秦浩直接拿出一份报纸,上面赫然是关于“北大荒”的报道。

“选择北大荒有两个原因,第一,这里有大量知青正在开垦农田,第二,我已经托人在那边了解了政策,只要是肯用心建设北大荒的,那边是一律欢迎,咱们到了那边,可以用最快速度把厂子办起来。”

“秦厂长,我们都听你的。”

“你说了算,我们跟着你就是了。”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相处,众人对秦浩已经有了近乎迷信的信任,对于秦浩的决策,也没人质疑。

秦浩压了压手势,等众人安静下来,又继续道。

“虽然是要走出去,但是这里的基本盘不能丢,何况还有这么多知青依靠工厂吃饭呢,我的想法是只带一些技术骨干跟管理人员过去,其余人还是暂时留守这边,等那边稳定下来再说。”

也没等众多管理表态,秦浩直接点名。

“宁宇、秦岭、张瑜、梁瀚森.......这些人跟我走,工厂这边就全权交给周副厂长打理,他的话就是我的话,明白吗?”

周副厂长是秦浩一手提拔起来的,做事情比较稳重,平时工厂的生产也都是他在安排。

众人对此都没什么异议,这也是新生团队的好处,还没有形成什么派系。

经过半个月的整理,秦浩一行二十几人终于踏上了前往东北的火车。

“北大荒”旧指黑龙江北部在三江平原、黑龙江沿河平原及嫩江流域广大荒芜地区。这里并非自古以来就荒凉无人开垦,曾经击败辽与北宋的女真人就在此生存发达,不过依旧有着大量荒地,在四十年代这里还是人迹罕至的荒漠。

从1958年起,北大荒进入了大规模开发时期。数万名复员官兵、知识青年和革命干部,响应号召,怀着建设边疆的豪情壮志来到“北大荒”,爬冰卧雪,排干沼泽,开垦荒原,经过十年时间的建设,已经出具成效。

当然,此时的“北大荒”还远没有后世“北大仓”的规模,依旧有着大量荒地没有开垦,几乎每年都有大量知青被下放到“北大荒”。

秦浩一行所乘坐的火车上,有80%都是下乡的知青,其中绝大多数都来自齐鲁之地。

跟秦浩他们达到陕北之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