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1章 我来自农村,英语是体育老师教的(1 / 3)

京大。

大一新生的第一场班会。

汇聚了全国状元的教室里,“含知量”爆表。

大家的自我介绍,也被拔高了难度——纯英文自我介绍。

当然难不住这些天之骄子们,大家用堪比母语的流畅英文交流着。

彰显顶级学府的学子风采。

当一位穿着破旧的农村女孩走上讲台时,教室里安静了。

然后...啪..啪啪...响起了掌声。

这是“友善”和“鼓励”的掌声。

这是高智商、高情商状元们的,良好修养。

农村孩子成为状元,必然是翻越书山、跨越题海,历经万难。

她的英文试卷能拿满分,但是发音嘛...大家都懂...

所以,干脆先以掌声鼓励。

可是,

当一串标准到不能再标准的流利英文,

从这位虽然穿着简朴,却自信大方的农村女孩口中说出来时,

教室里沸腾了。

这是一个农村学生的英文发音?

比从小就在国际学校长大的同学还厉害!

下课后,

这位叫孟优优的农村女孩,也被大家包围。

大家只关心一个问题——

她是怎么练出这么纯正的英文发音的?

孟优优诚实的回答:

“我的英文发音,是小学体育老师教的。”

她没有说谎。

年前,

她在村里小学念书时,

唯一的老师,也是老校长的儿子,董晓辉回来了。

村里人都说董晓辉“傻”。

好不容易走出大山,走出国门。

却因为老校长病重,就放弃优越工作和生活,回到村里。

照顾父亲的同时,也“代父教学”。

老校长是一位“民办教师”,村里的小学不到名同学。

语文、数学都由老校长教。

董晓辉回来后,村里小学多了一门体育课。

这是老校长的安排。

让董晓辉先熟悉学校,再“接过他的担子”。

虽说现在很多孩子都在公里外的镇上读书。

可一旦村小关闭,这些贫苦留守儿童,就得无奈失学了。

董晓辉看出了父亲的焦虑,说愿意接过他的担子。

所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