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十六章 九字预言(1 / 3)

女皇出山 风满川 2127 字 2022-06-20

贞观末年,唐太宗李世民年老昏聩,部分功臣遭到猜忌,朝中大臣人人自危。

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承乾谋反,很多重要历史人物的人生轨迹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地州县的官僚趁机扩充势力,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很多地方的老百姓都与睦州一样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李承乾被废后,李世民立岁的李治为太子。托孤大臣长孙无忌担任李治的太子太师,房玄龄为太子太傅,萧瑀为太子太保。

李世民之所以这么安排拍,也是出于无奈。在他的三个儿子中,李治是最不起眼的一个,也是最胆小懦弱的,但是命运往往就是这么富有戏剧性,他最看好的大儿子李承乾身在福中不知福,好好的等着继承皇位他不干,非要提前谋反,等待他的无疑是噩梦般的废除,三儿子李恪自作聪明,陷害李治,被揭发,也落得个流放的下场。李世民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只得将太子之位传给了胆小如鼠的李治,他知道李治担不起这个重担,于是想到了任命自己最信得过的人担任托孤大臣,辅佐李治上位。

当然李世民这么做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李治的舅舅,也就是当今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在朝中的权势越来越大,几乎可以一手遮天了,他在毫无选择的情况下立李治为太子,并且请长孙无忌辅佐,也算是给了长孙无忌等人的面子,同时也可以借此机会牵扯长孙无忌谋权篡位的野心。

当时民间流传一本《秘记》,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唐三代后,有女武代王”,这句话被大家称为“九字预言”,这则预言传得沸沸扬扬,甚至传到了当朝皇帝李世民的耳中。

因为在隋朝末期,民间也曾传出“杨氏将灭、李氏将兴”的预言,后来果然应验,李渊称帝,隋朝灭亡,所以大家对这种预言深信不疑。就连李世民听说后也觉得后背发凉,还为此误杀了好几个大臣。

一时间,朝廷里人人自危,举国上下都在猜测预言里所说的“女武”究竟是何人。但是大家猜来猜去,始终没有明确的解题方向。

您可能会说这还不简单吗,字面明明就有个“女”和“武”字,除了后来称帝的武则天还会有谁。其实这只是我们现在倒推的结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几乎没有人会把注意力放在那个不到二十岁的武才人身上。

太宗皇帝李世民后宫佳丽三千,武才人也只是长得好看点人聪明伶俐点,但是在她前面还有皇后和那么多的贵妃,只是个小才人的武则天可以说在后宫乃至整个皇宫都是默默无闻的,所以几乎没有人会把这个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