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003春秋战车与车战(1 / 4)

春秋小领主 赤虎 3401 字 2021-06-10

?马上要进入春秋战争了,上一点春秋战争资料便于大家阅读。

1、中国古代的正式战车,成员包括一个使用长兵器的武士,一名射手和一名御手。

2、“参乘”,音cānshèng,也作“骖乘”,古时乘车,坐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古代乘车,尊者居左,驭者居中,另有一人居右陪坐,叫参乘,或车右。《汉书·文帝纪》颜师古注:“乘车之法,尊者居左,御者居中,又有一人处车之右,以备倾侧,是以戎事则称车右,其余则曰骖乘。”

战车即古代用于作战的车辆,适于在平原上冲击追逐,行军时可运载粮响、军需,扎营时可用于防卫;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军事兵器。我国使用战车作战始于商代,(据现代考证似乎夏代即有较高的制造工艺,也有可以已用于战争。)鼎盛于西周春秋,在其后的年代中也一直是一种有力的辅助力量。

战车结构:

我国古代战车一般用两匹或四匹马,车体为独辕□,辕长近3米,或直或曲,辕前端有衡□,衡长约1米,上附有木轭□用于驾马;车一般为双轮,轮子用木制,直径约1.4米;长毂□;车轴一般长约3米在两端镶有铜□□;车身为方舆□,车箱长约1米,宽约0.8米,四周设有栏杆,后方设有门以供人员上下。

到西周春秋时期,对战车结构作了进一步改进:加大了车辕的曲度,抬高了辕端,从而减轻了服马压力,提高了车速;加宽了车箱,使车体宽度一般为1.5米左右,有利于作战人员更灵活的在车内自由挥动兵器作战;在□、辕、轭、等关键部位上大量使用铜制铸件加固或装饰,使车体更牢固,更耐用。(这类车被称为“金车”“攻车”或“戎车”)

人员装备:

一般的战车配备甲士叁名,叁人各有不同的分工,一人负责驾车称为“御者(御戎)”,一名负责远距离射击称为“射”或“多射”,一名负责近距离的短兵格斗称为“戎右(车右)”。

战车的主要武器有两类,格斗兵器和远射兵器。中原车战的主要格斗兵器为戈(出国为戟),戈是一种长柄的勾状兵器,有锋利的双面刃和前锋,战车所配备的戈一般长叁米左右,由“戎右”使用在战车交错时用于勾击或啄击。到了春秋末期戈大量的为戟所取代。

车上的甲士一般配备有青铜剑用于防身,在战车毁坏或敌人跃上战车时作贴身战斗。战车上的远射兵器主要为弓或弩,这些远射兵器由射手负责使用,主要在战车较远距离冲击时,进行射击。

战车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