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5 大造物(2 / 5)

,可以插入同类,并吸取胞质】(突变概率1.28%)

超突变模式(3级)暂无。

超凡模式(4级)暂无。

超突变模式和超凡模式?

吴穹对这些比较感兴趣,看着这些东西现在没开启,他也表示理解。

生物的进化,不是一蹴而就。

始虫的结构太简单,没有超突变和超凡是很正常的,就算真有超凡什么,那也是个变形果冻。

吴穹想要的,是变形金刚。

通过了解这些突变模式,吴穹心里也有了底。

如果按照自然的突变,那就是环境筛选。

这样的话,普通突变类型的概率,只有千万分之一,只有经历千百代,无数种群的更迭,才能产生进化分支。

相比之下,依靠自己的基因改造,增加了一些基因片段让其突变,概率就猛地上升了千百倍。

突变概率,那就是进化的成功率,重要性自不必说。

一级突变(普通突变)的进化程度小,突变容易一些。

二级突变(强突变)的进化程度大,突变相对困难一些。

而关于概率,有一个让吴穹不得不关注起来。

强突变模式的最后一个,攻击类,突变概率竟然远超其他模式的概率,甚至比某些一级突变还高,达到了惊人的1.28%。

这个突变概率,是在纤毛的点位在进行表达的。

难道因为是和纤毛数量有关,所以才有这么高的突变率?

上千根纤毛,只要一根突变为刺状,那就算是拥有了攻击力。

如果能突变三到五根甚至更多,那就是现在妥妥的霸主,只要是碰到,那就是被趴在身上一顿猛吸的命运。

对于始虫所有的进化方向有了底后,吴穹若有所思。

提高繁殖,就是扩大种群。

所以才有这些突变类型,反观上述所有类型,无论是嗜酸,嗜碱,嗜温等等,实际上都有一个核心的含义。

那就是让所有的始虫,在特定区域集合起来。

形成群落。

让爱好相同的家伙,聚集。

当前始虫最大的弊病,就是飘得太远,RNA的两条单链无法组合成一条长链,这样导致很多孤零零的飘到其他地方,无法繁殖。

只有聚集在特定区域,提高区域的RNA密度,才能最大化的结合RNA,高效率的提升繁殖速率。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