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四十六 流寇(1 / 3)

不过防御体系设置的再好,没有兵马守备也是白搭。

就象蓟镇到宣大,原本按本朝的规划,从大宁都司到北平都司,再到山西都司,行都司,沿着辽东到辽西,再到大宁,蓟镇,宣大,防线是在长城以北,东胜卫直接把河套地区给挡在了身后。

结果靖难之后,这些地方被放弃,明成祖的战略眼光实在比明太祖差的太远。

这样宣大蓟镇成了前线,辽西从原本宽大的正面变成了狭窄的一条走廊。

然后辽东一失,东虏可以从广宁西绕道到蓟镇宣大这边来进攻。

若是卫所都保持战力,边境是有百万常备军人枕戈以待。

加上长城,卫城,所城,军堡,军台,火路墩,这整套体系加百万大军,那是来多少死多少。

但可惜的就是卫所崩坏后,招募的营兵也不堪用了。

蓟镇到宣大,额兵在三十多万,战马十万。

要是全额精锐,几万丁口的女真旗想破口也是想瞎了心。

奈何营兵大半成了无训练,缺额严重,几乎没有训练的乞丐军队。

衣食无着,粮饷不继,将无战心,兵无战力。

只有少量家丁算是精锐,但散乱的家丁对几万披甲女真精兵,也是毫无抵抗之力。

张仲铭从一开始就知道有组织的军队和无组织,有待遇,有训练的军队和无组织,无训练的军队差距有多大。

另外就是在这个时代少量精锐来组建军队的模式,毫无疑问是错误的。

人数多,训练好,装备好。

平推就是了。

以眼下来说,张仲铭一声令下,正兵三千,乡兵一万多,守备的只是原本奇山所的地界稍大一些,等于是三个卫的全额士兵打一群盗贼。

看起来是三万人打三千,其实并非如此。

加上本土守备做战,士气高昂。

这一战还没开打,张仲铭就是信心十足。

就算没乡兵,三千苦训过的精兵也能完虐那些流寇。

张仲铭要考虑的是不破坏奇山所这里的建筑和田地,把损失减到最小。

贼寇别的不行,破坏力是一等一的强。

……

宁海卫边境的一座军台之上。

军台高三丈多,十来米的高度。

方广二百步。

可藏兵五百人左右。

明初时在战略要地,这种全部砖砌的军台相当常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