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三十七章 煮盐(1 / 3)

“本月卖出军靴,大衣,各种壶,饭盒,打火机,还有新出的锹,铲,都很好卖。共计三千七百余件,获得一万一千百两。”

张仲铭坐在签押房里,神色从容的喝着茶。

眼前是李文才和张简阳几个,由李文才看着账簿报帐。

这几个都是计司的人。

众人脸上都有些忧虑之色。

除了探闻司外,在眼下是计司最为要紧。

就算是汉朝,也是有完整的财务上计报告体系。

两汉时的郡太守权力极大,但西汉和东汉不同的就是,西汉郡兵不常置,人数也少,而且郡尉可以抗衡郡太守。

而且每到年尾时,郡中就要派出上计吏,将一年的变化上计中枢。

田亩数字与上年对比。

人丁数字,青壮年和老弱数字对比。

仓储谷物数字。

官,士,马,牛,刍,藁数字。

统一上计。

县令报于郡守,郡守派上计吏报于丞相府,根据数字多少变化,确定地方官的功绩等级。

数字藏于相府计相官邸,年底上计,过程和内容都无比慎重和精细。

到了宋明,地方官员成了朝廷派出的使臣。

看似集权,其实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反而削弱了。

因为做不到精细化管理,地方的人丁数字,田亩,仓储,人力储备,完全一塌糊涂,根本做不到清楚上报,更谈不上使用。

这也是张仲铭重视计司的原因所在。

不光是眼前这样报帐,这只是此后精细化管理的第一步。

没理由秦汉时华夏先人能做到的事,现在却反而做不到了。

一万多两银入帐,看似不少。

但已经开销了九千多。

库存银不足一千之数。

几万流民要安置,粮食和各种物资都是天文数字。

开荒也是极为烧钱。

更烧钱的其实是军队。

但胜在张仲铭能自己提供全套的军服,武器也就是长枪和少量盾牌加大量投枪。

暂且这个模式的军队够用了。

接下来要组建骑兵才是真花钱的时候。

一匹马最少二十两以上。

日常养马的费用可养五个步兵。

马铠加全套鞍具也得几十两银。

千人的骑兵队伍,等于六千人的步兵,按现在的模式能养一万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