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42章进学堂,怀疑(1 / 3)

“现下学堂共有童子一十三人,都是各村送来的,最大的十岁,最小的五岁,平日里卯时末之前入学堂,申时中下学,晌午会在学堂吃些简饭打尖儿,吃不起学堂饭食的可以自带,其实先生是个好心人,对家境贫苦的孩子多有照顾。”

“多谢阿婆告知,我家二郎今年一十三岁,此番前来是为了他的入学事宜。”姜芷指了指叶二郎。

“哦?十三啦,看着不像啊。”陈阿婆瞅着叶二郎,觉着十三不会是个虚数吧?

叶家之前穷,孩子长得自然也不太好。也是在叶大郎考上秀才之后才渐渐吃得饱饭,之前都是饥一顿饱一顿的。

姜芷在有限的能力下尽量提高伙食水平,只不过时日尚短,还未见成效。

因此叶二郎和叶小妹都比正常年纪下看起来更瘦小。

“唉,都是穷惹得祸。”姜芷叹气道。

“这世道就是这样。”陈阿婆也跟着叹气。

前几年朝廷一直都在打仗,每逢打仗苦的就是他们老百姓,她两个儿子都被征兵,其中一个死在战场上,另一个虽说平安归来,但精神出了问题。

难为她老婆子一大把年纪还得出来混饭吃,也多亏了叶先生不嫌弃。

只是这两年才开始太平了些,但这些伤是永久的,这辈子都无法抚平。

两人正说着,一书童从旁边小门出来摇铃铛,不一会儿屋内传来哄闹声,十来个娃娃冲出来。

走在最后身着长衫的高个子便是村学绣先生。

姜芷看他年岁不小,怕有个四五十岁。他面容平和,面挂慈爱,走在后头眼里还瞧着学生,确如陈阿婆所说的陈阿婆所说的那样,是个有仁慈之人。

叶家高祖时代为了躲避战乱和徭役,高祖几脉带着族人举家南迁至焦桐郡,兜转之后扎根在了这里。

原本这里不叫叶家村,只是因为高祖到来才叫的,陆陆续续聚集了一大批流民,渐渐的有了叶家村。

话说叶家祖上几百年延续至今,也出过许多做官的,而今却没落了。

叶家大房出自高祖嫡长子一脉,因此称大房,二房是次子脉。

绣先生是高祖几脉的其他叶家旁支后人。

“你是大房那边的长媳妇?老夫见过你,当真是个贞守忠节的烈女子。”绣先生赞道。

丈夫下葬,竟不顾自身,以头碰棺,要殉夫。

虽然朝廷强行将孝期缩短至一年,但偏远之地仍是三年,就是不知这位娘子会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