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21章 治军良策(1 / 3)

老朱觉得,最近些时日,自己跟这乖孙的几番谈话,对自己的触动都挺大。

他都以为自己是天下最聪明的人了。

但是,朱允熥想的问题就是比自己更全面。

朱允熥说:“第一点:军眷分开。也就是大将守边或者出征,其家人都必须得留在京师。这一招似乎历朝历代都在使用。效果还是非常大的。”

“第二点,军队不得有财源和兵源!军队没有独立的财源,各种供给需要后方供应,没了供应,他仗都没办法打,怎么造反?”

“第三点,军队主要将领采用流官制度,不让将领长期在一地戌守,要三年一小动,五年一大动。”

“第四点在军队中普遍设立忠君爱国宣传官,由文官担任,与军事主官互不隶属。当然,军事主官指挥训练和作战,忠君爱国宣传官不得干预,但有建议权。而忠君爱国宣传官的作用就是向普通士兵宣讲忠君爱国思想,组织士兵参加一些集体教育活动。”

“若是能够做到以上4点,那么军队绝对不会有谋反哗变的任何可能性!”

朱元璋在旁边听得目眩神驰。

他认为,朱允熥说得真的是太好了。

尤其是第4点,在军队各级组织中建立忠君爱国宣传官,由文官担任,最终实现军队中的文武互相节制。

朱元璋轻轻咳嗽了一下,说道:“是不是还可以在军队中设下锦衣卫暗桩,监视各地将领,如有异动,朝廷也好有准备?”

朱允熥笑道:“皇爷爷,我认为,既然已经派了那么多的文官去制衡五官,那么,那些文官其实就是咱们的暗桩。”

“完全没有必要再派锦衣卫。”

大明朝的特务机构,可是最有名的。

为了监督百官,建立了锦衣卫。

为了监督锦衣卫,建立了东厂。

为了制衡东厂,又建立了西厂。

特务机构遍布全国。

就连朝臣晚上吃的什么饭,在哪个小妾那里过的夜,皇帝都可以查得出来。

你还谋反?

稍有动静就完蛋了。

朱元璋点点头,说道:“乖孙说得对。”

“你的见地总是让咱惊喜。”

“那你再说说,你的线膛枪成建制配置军队之后,该如何进行日常训练?”

朱允熥说道:“皇爷爷,不如,您再授权我编练一支新军,如何?”

朱元璋笑道:“也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