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四十四章 北伐开始(四更求评价)(1 / 2)

“太子殿下,这是新缴获的三艘荷国战船。”施琅指着被拖进龙江造船厂的三艘盖轮船说道。

“好啊,修一修又是好船,现在战况如何了?”朱标问道。

“末将启程时,鹿儿港已经被攻占,郑将军正在对赤嵌和台湾城进行合围,全面光复指日可待。”施琅回复道。

“好啊,大木,你们好好聊聊。”朱标对身边的郑森说道。

对于明末的台湾,朱标是有考虑的。

荷属东印度公司,这个以殖民和掠夺为目的,有着国家背景的股份公司。

朱标想着与其平等对话,但只能做贸易,想殖民或租用港口那是万万不行的。

但想要平等对话,首先就要打疼他,如果不同意,那就一直打,打到他所有的殖民地都被占领为止。

如果同意,那就好办了,大明的各种特产等着他们呢。

不用自已远赴重洋,冒着沉船的危险去做贸易,多好。

关键是周期还长,万一海上遇着什么风暴啊、海盗啊、触礁啊,那就是血本无归。

明初的台湾岛,经过近一年的移民和开垦,和琼州府一样,已经成为了重要的产糖基地,还是各种亚热带水果的源产地。

硝石制冰法在北宋年间就已有,所以通行于台湾岛与各大港口间的商船上,都设有保鲜冷库。

虽然运输成本高,但江南地区的百姓家中时不时还是会有菠萝、香蕉这样的水果出现。

明末的台湾岛再拿下,那就更好了。

两个世界的时间差是半年,正好形成了环境的互补。

自从,第二个锚点了设立,朱标就补捉到了这个商机,大明皇家商船经常穿梭于两界。

明初夏天的蔬菜、水果卖到明末冬季的餐桌上,这可是稀罕物,由不得小有身家的人不掏钱。

反之也然,总之两边的货币是通用的,交易是毫无阻碍。

只此一项,朱标又赚的盆满钵满。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钱不流动,那是不行的。

义务教育还在蓬勃的开展中,课程也从原先的文科,扩展到武科、算学科、医科、律科、翻译科等。

俗话说的好要想富、先修路。

朱标又把剩余的钱用来修路,当然也不是无偿的。

用水泥铺成道路上,每隔五十里,会有一个收费站,行人不收费,只收取过往的商队税,按货物的多寡收取五枚铜钱到十枚银钱不等的过路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