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行宇宙论(2 / 3)

其次,此次拍摄的黑洞是一颗位于星系中央的大质量黑洞,被认为与整个星系的演化关系密切,观测得到的黑洞图像有望为我们揭示两者间的联系与作用机理。

此外,黑洞附近广义相对论效应非常明显,一百多年前,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将时间和空间结合为一个四维的时空,并提出引力可视为时空的扭曲。这一理论做出了不少重要预言,其中之一便是:当一个物体的质量不断塌缩,就能隐蔽在事件视界之内——在这一黑洞的“势力范围”内,引力强大到连光都无法逃脱。

拍摄黑洞使我们有机会检验黑洞附近的真实情况是否符合广义相对论的理论预言,再次检验广义相对论。

“这可是非常难的的一次机会啊。”陈渊感叹着,要知道不是什么黑洞都适合拍照。

事实上,黑洞并不是孤立存在的,黑洞的中心是一个奇点,它的周围存在大量气体。

据黑洞研究专家、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苟军教授介绍,“由于黑洞的强大引力,气体会朝黑洞下落。而当这些气体被加热到数十亿度高温时,便会发出强烈的辐射。同时,黑洞也会以喷流和风的形式向外喷射物质和能量。”

不过,虽说黑洞的阴影能被“看到”,但也不是所有黑洞都符合成像条件。由于黑洞事件视界的大小与其质量成正比,这也意味着黑洞的质量越大,事件视界就越大,也越适合成像。

因此,距离我们近的超大质量黑洞是完美的黑洞成像候选体。

不过,也正是因为黑洞的出现,让网络上展开了一场头脑风暴。

有人说黑洞可以通往另一个宇宙。

宇宙的终极奥秘或许就在黑洞里!

黑洞,在很多人眼里都是“恐怖”的代名词,因为黑洞能够吞噬一切靠近的物体。任何物体一旦越过黑洞的事件视界,就会有去无回,彻底被黑洞吞噬。

通常所说的黑洞,指的是恒星类黑洞,是大质量恒星在死亡之后在引力的作用向内急剧坍缩形成的,密度和质量非常大,以至于连光都逃脱不了黑洞的魔掌。

除了恒星类黑洞,还有其他类型的黑洞。比如说超大质量黑洞,通常都位于星系的中心,掌控着整个星系的运行。比如说银河系中心就存在着超大质量黑洞,质量可以达到太阳质量的400万倍。

另外还有微型黑洞,科学家们在大型对撞机中制造过微型黑洞,不过由于质量太小了,稳定性很差,几乎瞬间就消失了。这类黑洞由于质量很小,不会对我们造成什么影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