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八十二章 曹植进京(3 / 4)

还政于朝之归魏 楼顶 3112 字 2022-07-20

见曹植又恢复了往日的称呼,曹丕这才放过他,继续说道,“我弟此次来京如此匆忙,是为何事啊?”

听到曹丕发问,曹植坐直了身子,随即将随身携带的那个神秘的包裹打开,从中取出了一样东西递给了曹丕,并同时说道,“二哥且来看,这是臣弟耗费了一年的时间所研制出来的东西,专门用来拓印书籍的,臣弟且先称之为‘雕版’。”

曹丕随即接过了曹植递过来的雕版,仔仔细细的观祥着。

只见此物乃是一块木板,大小与一般书籍无异,一面平整,另一面则密密麻麻的刻满了阳文。

曹植随即不紧不慢的解释道,“制作这种雕版,必须要选用材质较硬的木材,诸如枣木、梨木都是可以的。然后将它们切割成书

(本章未完,请翻页)

籍纸张的大小,放在水中浸泡月余,捞出后抛光阴干,万万不可在阳光下暴晒。其后,在两面都搽上豆油备用,三五日之后便可以开刀了。”

说到这里,曹植简单缓了缓气,随手端起案几之上的茶水,轻呷了一口接着说道,“再其后,将雕版需要刻字的一面刮平,用木贼草抛光。在雕刻之前,需要事先将书稿整整齐齐的写在纸上,随后将有字的一面贴在雕版一侧,待干透了,用木贼草磨去写纸,使反写的黑字紧贴在木板之上,便可以动刀开刻了。

这一步叫做‘发刀’,先用平口刀刻直栏线,随即刻字。次序是先将每个字的横笔都刻上一刀,再按照撇、捺、点、竖,自左而右各刻一刀,横笔宜平宜细,竖宜直,粗于横笔。

再下一步叫做‘挑刀’,据发刀所刻刀痕,逐字细刻,字面各笔略有坡度,呈梯形最好。这雕版之上所刻的乃是反向的‘阳文’,因此比较费时费事,需要凸出板面一到两个毫厘最佳。

挑刀完毕之后,再用铲凿逐字剔净字内余木,是为“剔脏”。随后,再用月牙形弯口凿,以木槌仔细敲凿,除净无字处余木,并用热水将其冲洗干净。最后,锯去版框栏线外多余的木板,刨修整齐,称之为“锯边”。至此雕版完工,待再过个三五日,雕版完全阴干之后便可以动工印刷了。

印刷时,用圆柱形的平底刷蘸好墨汁,均匀的涂在雕版之上,随后再小心的把纸覆盖在板面之上,用干燥的小刷子轻轻刷纸,纸张上便可以留下雕版阳文的正像了。再其后,将纸张揭起来,阴干后装订成册即可。

此雕版,一天可印刷两千余张,而且这一张雕版可连续印刷万余次。随后再放置上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