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十六章 博士,淳于越!(求花花票票)(2 / 3)

所以蒙家也就很早的站在了扶苏后边,成为其支持者。

但是公子扶苏性格本来就是和善仁慈之人,自从拜了儒家学者现在的博士淳于越为师后,则是直接变为了一个仁儒。

而淳于越这位旧齐儒家学者,性格正直,称得上是一位正人君子。

这样的人若是在早年的齐国魏国,自当是大才。

但是在秦国,在实行郡县制的秦国,以法家思想为治国方针的秦国,淳于越的政治主张就是个异类,更是在动摇国之根本。

淳于越不仅给公子扶苏教导儒家学说和礼仪,更是灌输他自己的思想和肯舍生取义的气概。

而且将大量精力教导扶苏如何成为一个正人君子,并且到处在人前吹嘘扶苏的仁义之名。

淳于越也知道,儒家在秦国势弱,要想大力发展儒学,想要成为第一学说,只有在扶苏身上下重注。

因此这让本来仁慈的扶苏性格更是坚毅,果敢无畏起来。

更是敢于直谏秦始皇,想要实行儒家的一套,施仁政、怀柔天下,施行儒家学说思想。

这与秦始皇的政治理念相悖,而且秦始皇也不喜欢仁儒的性格,再加上这些建议动摇着秦国现有的法家思想,国之根基,让秦始皇更加不喜欢起来。

也因此,秦国的太子,本就应该七岁就可以确立了,可是扶苏担着长子的名号,硬生生拖到秦始皇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未被立为太子!

而此刻的秦始皇也是心有怒意,他对于这些博士的宽容,却成为了他们放肆的资本。

而在台下冷眼相看跳出来的嬴恒,知道这些都是为什么,这是自己触碰到了儒家的利益,影响了儒家的发展计划。

而这些博士都是在秦国刚刚一统天下时,秦始皇从以前的东方六国召集而来人才、学者。

博士就是相当于智囊团的存在,他们研究学术、参与廷议、评估大臣的表现、讨论国家的大事。

而这些博士本生存在的问题根本在于,在秦国刚刚一扫六合,统一天下之际,秦始皇发现了刚刚建立的大秦帝国出现的问题。

商鞅奉行的法家学说,只是为兼并战争服务的富国强兵之法。

整个秦国崇尚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而旧东方六国已经形成了以儒家之礼为核心的齐鲁文化,受北方游牧民族影响,粗犷豪迈的燕赵文化,以及南方尚巫鬼,浪漫奔放的楚文化。

而强大的秦国,从不缺乏能征善战的将士,精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