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52弊病(2 / 3)

问道诸天 凌烟阁 2067 字 2022-05-29

部更是以文官为主,武官不是实际统帅,战时才具有指挥权。

、分权与制衡

大宋不仅对武官进行打压,对文官系统也极尽制衡之能事,宋廷内部,往往一个职务要分给数个官员管理,达到分权的目的。

大宋将继承下来的三省六部制置于外廷,而在内部成立内廷,掌管行政大权,而外廷的权力得到制约。

在兵权的分割上,大宋设置五军都督府和枢密院,分管统兵权和调兵权,最终的兵令还是由兵部负责。

而在财政权上,主要由三司分管,丞相之外,还另设参知政事,进一步制衡相权。

众多新机构成立和职位的设立,就造成了大宋冗官冗费的局面。

、不完善的考核制度

大宋选拔官员主要继承前朝的科举制,并在前朝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由于官位设置过多,导致人才需求量大,所以朝廷科举制的录取名额扩张。

只是与名额扩张不相匹配的是,大宋的科举考核制度存在缺陷,有些甚至不经考核就直接录取为官,大批官员走马上任,必然导致官僚体系内部的官员质量参差不齐。

人浮于事,官员数量大,真正能做事的人却很少。加上吏部也在权力削弱的范围内,造成基层官员推诿扯皮、行政效率大幅降低。

二、冗官之害

、军队羸弱

在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之下,大宋的军队以数量代替质量,规模庞大但战斗力羸弱,武官受到压制,不能掌控军队,战时就出现将不识兵、兵不识将的尴尬局面。

在面对北方少数民族势力南侵中总是遭受惨败,后来澶渊之盟达成,宋辽之间形成了百年和平的安定局势。

和平的表象之下,大宋军队备战意识更加淡泊,上至朝廷下至百姓,都患上了“恐辽症”,大宋最后只能花钱买和平,军队的作用只限于维持治安。

、行政效率低

大宋官员体系臃肿反而让行政效率降低,甚至出现了很多闲散机构,有些官员连自己的职责都不知道,职权分散之下,众多官员相互推脱,往往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而官员数量的飙升让朝廷的财政支出剧增,解决不了问题,却照常领取俸禄,朝廷还专设了许多虚职,没有实权但俸禄很高,严重拖累大宋经济,大宋也曾对冗官现象进行改革,但收效甚微。

大宋冗官形成的原因很复杂,一是自太祖时期形成的重文轻武风气,造成大宋武官受到压制,兵权被分散成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