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三十六章 乱世动荡,自强不息!(2 / 3)

炎热的夏季,伴随着知了的叫声,炽热的阳光,穿透了树林的缝隙,在大地上,留下斑驳的光影,一名年轻模样的男子,也是用毛巾将脸上的汗水给擦拭干净,而后直接灌了一口凉白开。

“王叔,你们在这工地上一个月能拿多少钱?”

一身工人服装的林汉生,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工地感觉,这几天,林汉生在三县底下的各大工地,可是私下走访,很多细节,必须要自己来经历,才知道存在哪些不足。

“一日三餐,一个月再加二两银子,林小哥,你可不知道,现在的日子,比前几年可要好上太多了,瞧瞧这十里乡,你看到有人饿死吗,甚至连乞丐都看不到一个,我家里头七亩稻田,一季的粮食,就够一家六口人吃上两年了,这不,平日里闲下来,就到工地上找活干,日子太舒坦了。”

工地上的午饭,是一片红烧猪肉,肥得居多,还有一勺白菜汤,只要有力气,在长乐,福清,平潭三县肯定能找到活儿干,而且三县的物价并不高,民众裤兜里面有银子,自然幸福感大幅度增加,只要在有些许时间,这些民众的消费能力会大幅度提高,而结果就是反哺给一些民用工业。

“老王,你家里头的几娃不是都到镇上去上学吗,怎么样,我也想把家里几个娃送过去,臭小子在家天天嚷着要去!”

目前三县已经推行了四年义务小学教育,像福清县这边,原本的学堂也是在财政投入之后,招聘了一些年轻老师,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尤其是这一批小孩,如果不能培养好,十年之后,林汉生手底下完全没有足够的优秀人才,日耳曼可以通过近代化的教育改革,奠定了在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先声夺人,乃至陆军,科技诸多行业的领先。

“一开始还不愿意去,可上了一个星期后,却是天天嚷着要去上学,不过上学还真是有些用,最小那儿子,可真是变化大的很,他说上学是为了建设家乡,是为了更好的出人头地,为国效力,而不是单纯为了赚钱,当官!”

林汉生在一旁听着也是暗自点头,教育乃是百年大计,以后每年在教育上的财政投资还会进一步增加,而且会强制适龄儿童进入学校上学,林汉生并不奢望每个人都是顶尖大学生,可至少要保证未来有数十万,数百万的技术工人,能够推进工业升级。

“上学好啊,林小哥,我听说长乐县那边便是开了一家技术学校,你还这么年轻,要是学个啥技术,出来肯定比咱们强,我们这四五十岁的人了,过到这日子已经心满意足。”

“那林区长可真是天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