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十三章:朱元璋的智慧(2 / 4)

人得道,鸡犬升天。

就现在的南京城里,不少富户都是朱元璋从淮西那边移民过来的老乡。

便是整个淮西武将集团,也是拖家带口的在这里。

若是听到自称‘咱’的六十岁左右的老人,就认为是朱元璋的话。

那么白日里去南京城街道上走一走。

便是能够认下五百个朱元璋出来。

大量淮西人士在南京,还地位高贵,不是勋贵就是大户人家。

甚至于很多其他地方的人,都会下意识的模仿淮西方言说话。

尤其是朱元璋,哪怕在早朝的时候,也是一口浓烈的淮西话。

下方的淮西官员,也是用淮西话跟陛下交流。

这便导致对大明现在来说,淮西话某种意义上,便是官话。

不懂几句官话没问题,自称‘咱’总会吧。

十多天前,朱英刚到来南京城的时候,就自然是发现了这个事情。

路上咱来咱去的,还有各种淮西方言。

所以对面的老爷子自称咱,朱英也不可能产生很丰富的联想。

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就目前而言,对于老乡都还是很不错的。

即是姓朱,又自称咱。

朱英自然猜道,在自己面前的老爷子,身份地位就整个南京城而言,恐怕都不会过低。

“老爷子,看来咱们也算是一家人。”

朱英客气的说道,倒不是说什么攀附权贵。

若真是想攀上老爷子这条线,他还是有很多办法可想的。

哪怕将自己身份来个不清不楚,恐怕都能得到不少的好处。

只是就现在而言,对朱英来说却是没这个必要。

他自己的基业,已然算得上一个庞然大物,虽然在大明地界不咋行。

但是出了大明疆域,说是个土皇帝也不为过。

到时候搞一下工艺改革,海外建国。

以后世眼光提升商贸。

日后他的国度,绝不会比这南京城会差,只可能更加繁荣。

“是一家人,本来便是一家人。”朱元璋肯定的说道。

经过一番深思后,朱元璋心中已然可以九成确定,面前的朱英就是自己大孙的。

至于为何能够达到九成。

这便是朱英自己的问话告诉他的。

在朱英的问话中,并不是强烈的强调自己不是大孙。

而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