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百二十三章 我习武,就是为了讲道理(2 / 3)

话,程灵对当地的情况与恩怨,顿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官府的记载中,有关于铜顶山深处的这些村寨,其实就是简单一句话:山远路僻,村寨若干,人户八十九,设里正二人。

也就只有在每年交税的时候,官府才会派遣衙役兵丁来与这两个里正打交道。就是这样,这税还得压着点儿收,不敢收太狠。

因为要是收取的税粮太过超出当地村民的承受极限,这些山民是真的敢群拥而上,直接将官差打死了事的。

而这种冲突,官府还非常不好处理。

毕竟山远路僻,行军困难。

总不能说因为这么一个冲突,就派遣大军压境,去攻陷那寥寥的几个村寨吧?一般的县令也没有调遣大军的权利,那得上报州府,请求上官相助。

而如果不派大军,只靠县里的衙役和官差,呵呵,去上十几二十个,一般也就是个有来无回的结果,而要是再去得更多,又容易造成大冲突,结局不好收场。

所以,到后来约定俗成,大家就形成了一个套路。

三个字:和稀泥。

没错,就是和稀泥。不仅仅是在官民冲突之后和稀泥,甚至就连“官民冲突”的具体事件,包括官差的死因,也得和稀泥。

简单来说就是,干不过你,但我捂得住消息。

有些人为了不影响自己的政绩,不闹出难以处理的大乱子,在面对县里最荒僻地方的山民时,通常就是一个三不管政策。

若是底下的人没注意好分寸,与山民有了冲突,死了,那县令就往上头报上一个“猛兽所害”,这稀泥就活完了。

人命太轻贱了,有的时候不仅仅是底层的小民被不当回事,底层的小吏也是如此。

程灵追究不了太深远的旧事,她只能尽她所能,去做她眼前力所能及,可以够得着的事情。

比如说,劝课农桑时,一路走到最深远的山中,去想办法为深山中的人寻一条出路。

是的,在程灵看来,这一切问题都直指一个根源,那就是:穷!

都是穷闹的,要不怎么说穷山恶水出刁民呢?

又有句话叫做“仓禀实而知礼节”。

人性如此,常人大约都只有在吃饱饭,或者说有活路的时候,才能有心思去讲究礼仪道德。那如果饿都要饿死了,人性的恶,大多就会在无形间被放大。

因此,若是一个社会能够治理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程度,那大概就是真的富足了。

只可惜这种理想状态基本上都只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