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四百七十一章 模拟发射(3 / 3)

的人体数据。

10月底,超算中心开始进行数字化模拟发射。

几次仿真测试后,就发现了大问题。

测试第一天,在陈天长等中心工作人员配合下,专家组们观摩了模拟发射,模拟发射当天完成了四组,每组都要完成一次点火、逃逸塔分离、助推器分离、船箭分离、变轨、空间飞行、返回着陆等全程测试。

做到第五组时,就出现了发射失败的情况。

晚上吃饭时,陈立东问华夏航天集团工程师华芳关于发射失败的具体情况。

华芳解释说,“问题发生在二级飞行段二级游机3分机与伺服机构连接部位,这个部位的连接不可靠,仿真测试中出现了连接失效的现象,容易导致发射失败。”

“发射失败就箭毁人亡了吧?”陈立东追问道。

“不会的,”华芳科普说:“长征2f是载人用的,我们增加了逃逸系统与故障检测处理系统。

火箭高速飞行状态下故障通常以毫秒为时间单位产生反应,依靠航天员人为决策是否启动逃逸系统是非常不现实的,故障检测处理系统可以代为决策,它从火箭发射前半小时至船箭分离入轨那一刻全程监控火箭状态,并根据故障反馈自动决策采用何种逃逸手段。”

一边说,华芳还用筷子蘸着酱油在桌子上画了草图。“火箭顶部有逃逸塔,喏,就是这一段,它整体好像一个羽毛球。

故障检测系统一旦检测出高风险故障,就会立即自动发出逃逸指令。

这个时候,火箭的整流罩上部与下部,飞船返回舱与服务舱共同形成的分离面解锁。

逃逸塔启动主发动机将整个逃逸飞行器与火箭分离,同时姿控发动机工作偏转逃逸飞行器飞行角度,进而脱离危险区。

在进入安全空域后,分离发动机工作,带着返回舱分离。

接下来,返回舱建立降落姿态,历经降落伞减速、抛大底、缓冲发动机点火,进而软着陆于地面,实现安全返回。

不管怎么说,你的超算中心算是立了大功了,我们估计,这个问题改进后,能使发射成功率提高一个百分点。”

82中文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