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四百章 神匠纷至(3 / 4)

在收到几卡车的资料时,朱弘昌还曾感慨200万刀花得值,让华夏航母设计能够缩短几十年的时间。

去年6月,设计工作出了变化,东华将一艘核电船开了过来,那是跨越瓦良格一代的航母。

尽管也是个壳子,但在登上乌里扬诺夫斯克号那一刻,朱弘昌也从心底升起对苏熊同行们的敬意。

核电船到了华夏的消息传开后,瓦良格很快被突厥国放行,不久之后就到了旅大军港。

华夏高层定的计划是,先恢复瓦良格,再借鉴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设计追赶山姆国的航母。

这样做,也符合循序渐进的规律。

可现在,东华人复制出了乌里扬诺夫斯克号的设计,用赵汝衡的说法是,已经完成了这艘航母的数字化。

朱弘昌深知这些工作的难度,因为他就再做复制瓦良格号设计的工程。

这两年朱弘昌组织人将那些资料翻译过来、归类建档,工作既繁杂又枯燥,而且还未搞完,东华人怎么能用半年就搞定了呢?

就算拿到了乌里扬诺夫斯克号的设计资料,也不应该这么快。

赵汝衡的解释是:因为东华有一款工业设计软件。

朱弘昌决定到东华看看这款软件。

......

在欧洲北海的某处海域,两座东华2型钻井平台静静矗立海面上

(本章未完,请翻页)

忽然,浪花涌动,一艘崭新的浮式海上油气生产平台凭空出现在海面上,相比两座钻井平台,这艘生产平台显得身姿俊逸。

接着,钻井平台上跳下几十名员工,朝着那艘生产平台游过去,这些员工的真实身份是陈立东的机械仆从。

他们中的一些人在钻井平台上工作了10个月的时间,有人曾经跟随陈天长驾驶过那艘核电船,有驾船经验。

这段时间,他们被集中抽调到北海,值守钻井平台,并深潜到水下安装采油树、中继器和各种管道系统。

就在这两天,他们又接收了来自大本营的数据资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这艘fpso的数据。

在一份视频中,有位叫做孟祥全的白头发专家,亲自讲解了这艘生产平台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基本掌握了fpso的操作基础知识后,他们中的一位利用钻井平台的联网电脑,登录工业助手系统,从设备兑换平台中,用3.2亿金币的价格,兑换了一艘以南海奋进号为模板的浮式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