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三百四十六章 回笼资金(3 / 5)

考了一番后说:“电子加工厂可以采取这个模式,回头你们商量一下改制的时机,尽量等一段时间,毕竟新车间投产较晚,员工入职时间短,大伙手里的资金有限。

东哥你还是在集团分红,至于东捷商城,我的想法是几年后上市发行股票,启动上市时,管理层会获得内部股,我保证大家的奋斗会得到回馈。”

陈立东的回答,也打消了其他人的疑虑,这次不参加改制的企业还有很多,陈立东刚才的话意思很明确:不是不改,是时机未到。

这个理由很充分,大家回去后能够跟自家的员工有个交待。

大伙正在兴头的时候,陈立东又开始放炸弹:“这次股改的企业,我也打算在三两年内继续减少集团的持股比例,只保留相对控股权就行了。”

所谓相对控股权,一般就是公司创始人与其他股东达成协议,在事关公司重大决策事项上进行内部协调,表决时保持一致,形成对股份公司的实际控股,大股东联合的小股东有个专用名词:一致行动人。

一半来说,创业方出让股份,肯定是为了吸收投资,减轻大股东的资金风险。

但东华的做法不一样,在大家的眼里,东华这些企业的发展欣欣向荣,财源滚滚,董事会在当前形势下出让股份,绝对属于内部让利。

至于这次没有参与改制的建设公司、货运公司、再生资源公司等,由于不属于制造类企业,员工流动性大,未被列上改制日程,远洋公司还有郝月明和张晓华两位大股东,股改模式需要进一步磋商,航运企业,以船员们出资购买货轮的方式改制更现实。

陈立东最后总结说:“总之,好好干吧,套用一句话,东华不是陈家的、不是董事会几个人的,也是大家的,归根结底是大家的。”

布置好全员持股的事情,陈立东在散会后又安排两件事。

第一是要求罗浩和陈淑芬抓紧回笼资金。

东华急剧扩张的秘诀在哪儿?

内部人明白,绝不是社会上议论纷纷的挖国企墙角。

尽管东华完成了几百项国有资产的收购,整体收购的国有企业多达几十上百家,但在陈立东主导下,只要估值正常没有猫腻,东华肯定不会压价,甚至经常出现溢价收购的情况。

尽管东华有许多国企调过来的干部,但这些人都是干干净净离开了原单位,许多人甚至是被挤兑出来而不是带着嫁妆过来,比那些曾经主政国企、而把国企变为自家企业的人相比,有着天壤之别。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