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三百零二章 远东格局(3 / 5)

劲一过就有些后悔,因为天天要为物业费、采暖费、家政费这些成本糟心。

穷小子住豪宅,发现装修的钱都不够,只好找了几间采光通风好的屋子草草收拾一下,剩下的屋子只能大门一锁,堆点杂物或干脆就不管了,远东地区就类似于这样的杂物间,鞭长莫及、力有不逮。

皮尤金上台后,毛熊决策层其实很想以振兴远东经济的方式打破毛熊被西方国家孤立排挤的状态。

然而真要发展远东、建设远东,对他们来说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远东地区的开发时间太晚,当地的自然环境也不够理想,最主要的是并没有足够的利益让市场主体参加当地建设。

从共青城以后,慢吞吞的大铁路,压翻浆的柏油路就像一道道伤疤,看得过眼的只有伯力和海参崴两个市。

中央财政现在连远东地区的军费都在拖欠,如何/维护部署在楚克齐地区的那些对着山姆国的导弹都成了问题,真的是挤不出半分钱来搞其它。

甚至其它管区当选者还在呼吁,要将本地财政贡献,用于本地民生发展,话里的意思就是不想管远东这块烂摊子。

远东之困,在于它稀疏的人口密度和漫长的东西跨度,使其始终无法摆脱基础建设和物流运输的恶梦。

向欧洲靠近,依赖西方发展,在上下游配套过程中的天量运费足以把依赖自由竞争的工商业扼杀到赔本破产。

所以远东的出路是向东和向南,靠向山姆、太阳、棒子,以及华夏。

但是,从地理上、从种族构成上,毛熊乐于靠近西方。

毛熊高层已经看到了华夏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也希望从中受益,可历史上两国在远东有着领土争议,所以对华夏有些若即若离。

最近几年,远东人接受现实,对华夏商人起码不反对。但在欧洲本部,对华夏人从心理上甚至有些厌恶,认为华夏曾经是他们的小弟,华夏的产品都是粗制滥造,华夏人不讲信用等等。

远东高层更担心远东的人口,从1991年以来,远东的人口减少了接近20%,而来远东的华夏人却有所增多。华夏被西方称为东方睡狮,对华夏的崛起,有些人是看不过去的。

已经有人在皮尤金耳边说:如果在不久的将来再不采取实际措施发展远东,那么过几十年后,远东的俄罗斯人也许将只会说汉语、日语和高丽语了。

正式基于这种考虑,皮尤金在有意识地推动远东企业本土化。

陈立东参股的如飞机联合体、造船厂这样的企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