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百五十九章 拉帮结伙(3 / 5)

但是自此之后,三优所在地黑坨乡的老百姓在不断的找企业麻烦。

主要反映地下水问题。

黑坨乡就在海边,浅层地下水是卤水,只有打深水井才能打出甜水。

三优生产用水使用的是深水井,年耗水2000万方。

这些年三优带动了地方,也消耗了资源。

去年夏天,老百姓忽然发觉家里压水井的水变卤了,查来查去才明白,原来是地下水位下降了,30米的水井被海水倒灌了。

怎么办?

只能重新打井,打到50米,那也得花几千上万块钱,这钱有点冤枉,于是就把账算到三优的头上。

另一世,当地百姓靠企业活着,企业稍微打点打点就能平息事态。

可这一世有了东华,三优并不是香饽饽,想用通常手段稳住闹事的百姓,就有点难了。

三优也认识到消耗地下水办工业确实有问题,今年年初就研究新的供水方案。

方案出来后发了愁,因为造价太高了。

新的供水方案,是从蓝市市区的沙河水库引水,供水管道长72公里,采用管径1000毫米的螺旋焊管。

再加上占地补偿、建造加压泵站、水厂水塔等,算下来需要投入1.18亿元。

这么大的投资,也是为了长远打算。

实施上游水库长输管线供水之后,年输水6000万方,将来三优扩产一倍也能满足。

这个方案是由蓝市供水公司做的,方案有点黑。

全程钢管其实没必要,穿越农田耕地的地方可以使用水泥管,造价能大大降低下来。

可是,这个方案是由市里认可的,这个钱恐怕是得出了。

当陈立东给老四打电话,说想与三优合作搞盐化工的事情后,老四就说了三优为地下水发愁的情况,并直言不讳地跟陈立东说,三优的部分领导又在责怪东华,没有唐文亮点火,可能没这些啰嗦。

陈立东一听也是牙疼,唐文亮状告三优他都没听说。

集团的大事小情多了,正所谓不瞎不聋,不当主事翁,啥都管得把他劈成八瓣。

现在要想拉拢三优,就得把疙瘩解开。

没办法还得自己去跑一趟,一点二个亿的输水管线,在陈小二这里算个事儿?

于是,电话再次打给老四:“跟你们领导说,就说我去拜访一下。”

三优的董事长叫董学成,省属重点企业一把手与厅级干部平起平坐,但是对陈立东的到来也不敢怠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