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百三十四章 单晶硅棒(3 / 4)

级工程,可谓举国之力跨越赶超。

可从重生者的眼光来看,这两项工程虽然使国内芯片产业有所突破,却都未达到预期目的。

二十年后直到陈立东重生之际,山姆等国的芯片产业已经摸到技术的天花板,华夏企业还在咬牙追赶,拉开的距离至少10年。

作为系统之主、工业达人,摆脱不了芯片。

现在,在“大本营”里,有一位叫陈地忠的机械仆从正在被陈立东授权使用研发平台进行工业试验。

用来制造芯片的沙子不是工地上那种普通的河沙,而是硅含量更高的硅石,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从硅石到单晶硅,要经历三生三世,分别为硅石到硅锭,硅锭到多晶硅棒,最后到单晶硅棒。

硅锭的制作,一般用坩埚,不是煮牛蛙的“干锅”,而是炼金用的坩埚,专家称之为矿热炉。

其实用电弧炉就行,电弧炉在本书中已经做过介绍,就不再赘述。

先看实验的第一步,冶炼工业硅。

陈地忠按照买来的专利技术资料,在研发平台模拟了一个6米直径的电弧炉,用电极加热,在炉子中放入了硅石,再加入煤炭和木屑,将炉温加热到2000摄氏度,在高温作用下,二氧化硅逐渐融化,并与碳元素发生还原反应:二氧化硅与碳生产硅单质和一氧化碳。

在温度较低的地区还会生成碳化硅,碳化硅在技术资料里被列为了废渣。

冶炼出的硅液逐渐冷凝,就得到了相对纯净的硅锭,这是纯度为98%到99%的冶炼级工业硅。

2%到1%的杂质主要是铁和铝,硅锭已经是化工、冶金和建筑的重要材料。

但是对半导体产业来说,99%的纯度还远远不够。

接下来是第二步,提炼光伏硅。

这一步就是为工业硅提纯。

工业硅提纯,业界主流的做法是借助氯化氢气体进行提纯,由于最早是赛蒙斯公司于1955年开发出来的,所以又称赛蒙斯法。

陈地忠用矿磨、气流磨将硅锭粉碎成渣,再次放入电弧炉中加热到325度,在这个温度下硅渣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氢气和三氯硅烷,三氯硅烷也是气体状态,这一步还会生成三氯化铁、三氯化铝和四氯化硅等气体,利用这些气体不同的沸点,再通过冷凝器和蒸馏塔对温度的控制,分离出沸点较低的三氯硅烷气体。

在这一步,用到的设备主要是电炉、冷凝器、蒸馏塔。

接下来,把高纯度的三氯硅烷再还原成固态硅。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