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119章 清洁工(1 / 2)

南边尚且如何,孔琪想到北境,恐怕有些地区冰雪都没化净。

她多少有点想‘家’,想念种菜的日子。

晚上新宿舍来了一位客人,给孔琪送新的工作证。

他是新岗位的负责人,姓郑、叫郑心明,是个四十多岁的男人。

张一恒想重建医疗系统,首先是恢复一间医院的运转。

孔琪看出他们是想在凤高官住了,如果是短期停留,不会花时间人力去清扫街道,挪开挡路的汽车。

只会快速收集物资,搜干净之后走人。

张一恒这段时间还派人去海边修码头,鼓励幸存者出海捕鱼。

船是现成的,沿海一些村子里就有,幸存者也不去远的地方,只在近海转悠,划小船出海不用燃料。

不懂如何捕鱼的幸存者,便等退潮时结伴去捡海带海螺。

孔琪的新工作在医院,依旧是负责打扫卫生,早七点上班,晚四点下班。

由于没电,重新‘营业’的医院没有选楼层高的大医院,而是选在一家私人纪念医院。

前期排查危险的工作已经做完,清洁工作正要展开。

郑心明身为负责人,在没有电话、快递的条件下,传达信息只能靠腿和嘴。

他通知完孔琪,还要去通知别人,没在孔琪家多逗留就走了。

孔琪把工作证放进外套口袋,和陆向北吃完晚饭,一起出门熟悉环境。

小区里边收拾得很干净,地面、绿化带、儿童活动区都打扫过。

儿童活动区有小孩在玩秋千和跷跷板,旁边有几个年轻的女人看着。

女人敢带小孩出来玩,可见小区的治安不错。

小区外边的街道就没那么好了,院墙以外的世界,仍是一派末日景象。

市区人口密集,特别是住宅小区,人多就意味着丧尸多。

除小区大门外的那条主路,其它岔路脏乱得惨不忍睹。

他们只站在路口望了望,没往里边走,北都营区的生活工作手册上写着,不许幸存者私下探索未知区域,违规者后果自负。

谁也不知道哪个角落藏着‘污染物’,一人被感染,就可能造成巨大损失。

熟悉过环境,两人回宿舍休息,第二天清早孔琪去新岗位报道,领了套全新的防护服。

医院的清洁工作不比扫大街简单,甚至可以说更难。

到处都是血污,以及人体各处的一些组织,与地面、墙体紧紧粘在一起。

医院门诊楼一共六层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