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十一章 名字与谥号(3 / 3)

庙号;且仅高宗有二字之谥号。”

弯弯绕绕说了一大堆,浓缩下来,这群人无非就是想说:先帝,够不上格。

李云棠猜想着,这李氏汉朝评定庙号,大概率是以汉景帝刘启为标准;其人加强集权、轻刑慎罚、削除藩国,功绩不可谓不小,却依然没有庙号;做得不如他的,自然也就不配拥有庙号。

如此平心而论,那已经死去的乾盛皇帝,确实不太够的上庙号的标准。

他在位期间武功只有攻东吁一桩,而且运气不好,在他死后数日,东吁国都阿瓦城才被攻破。

至于文治......施行了新政之后,老皇帝的文治方面在文臣眼里,用乏善可陈四个字都算褒扬的了。

但李云棠还是理解小皇帝想给亲爹庙号的心情,毕竟这大汉朝效法两汉,只有拥有庙号,才能成为万世不祧之君,永远在太庙中享受祭祀。

没有庙号的,等过了几代之后,就会被迁出太庙、进入先祖庙(祧庙),这个过程,就叫做迁祧。

小皇帝本来就只想试探下,看看能不能争取个庙号,见一干朝臣皆有反对之相,无法独断专行,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而后强掩心中的不快,宣道:

“既如此,那你们是否拟好了谥号?”

张明彻应声将奏章举出,并高声答道:“礼部上下的昼夜思索,终于达成一致,特此上疏,请陛下御览。”

一旁的李云棠倒是很有眼力见,没等小皇帝支使,已经自觉地下了汉白玉石阶,取过奏章呈了回去。

小皇帝接过了奏疏,走马观花地看了一遍,终于在文末找到了他寻觅的那一列字,其中最为刺眼的四个字便是——

谥宪皇帝。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