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229章 陪皇帝出宫(3 / 4)

骗了康熙 大司空 3048 字 2023-02-02

别的事儿,还都好说。无子的事,越拖下去,李四儿的脸色肯定越难看。

秀云的压力山大!

男人如此的体贴,秀云的心里自然很感动。

当晚,玉柱就在浴桶里,享受了鸳鸯的滋味。

早上,玉柱也没起太早,卡着御门听政结束的时辰,晃晃悠悠的进了乾清宫。

因为,不当值的缘故,玉柱怀里的三块腰牌,效力最大的那一块,也只能把他送到乾清宫的台阶下。

等玉柱被叫进去的时候,就见康熙已经换好了便装,头戴六合帽,身穿一身宝蓝色的绸衣,腰间系了一条布带子。

乍眼看上去,还真像个富家翁!

康熙也没叫肩舆,领着玉柱和梁九功,还有诺罗布几个侍卫,走到神武门前,登车去了皇九女的公主府。

玉柱坐进马车里,才发现,外面看似不大的车厢里,四壁全是小巧别致的书架。

小几子上,搁了一本书。

玉柱低头一看,赫然发觉,竟是伟大科学家牛顿的书,《光学》。

这个惊人的发现,令玉柱对康熙的科学素养,又有了崭新的认识。

怎么说呢,康熙啥都懂,偏偏因为是满洲皇帝的缘故,就故意打压科学技术在大清国内的传播。

照玉柱如今的理解,政治开明,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源动力。

道理其实很简单的。

这个时代,几千吨的战列舰,燧发枪,还有好几十磅的重炮,都已经先后在西方涌现了。

康熙明明知道这些,却为了巩固旗人的统治基础,故意不发展现代化的军事工业。

根源就在于,汉人掌握了枪炮之后,旗人的骑射技能,迟早丧失用武之地。

问题是,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大清逐渐固步自封,洋人却在利用军事优势殖民全球。

康熙一直默默的注视着玉柱,见他的视线掠过《光学》的译本之后,并未停留,也就没有在意了。

玉柱深知康熙的精明过人,他不想打草惊蛇,就把昨天和塞勒一起喝酒的时候,推荐阿布兰去养狗处的事儿,完整的说了一遍。

康熙听了之后,没有任何反应。玉柱就知道,老皇帝有些生气了。

按照玉柱和老皇帝打交道的经验,老皇帝若是骂人,那反而是心情甚好。

若是老皇帝一脸的平淡如水,嘿嘿,那就说明,心情不好了。

哄老人家,并不是一味的顺从,就可以讨着好的。

很多时候,和老人家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