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498章高筑墙,广积粮,急称皇(2 / 3)

朱元璋出了一个“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主意,为朱元璋的崛起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句话后半还被很多人引用。

元末天下混乱,农民起义四起,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多如牛毛。朱元璋作为众多割据势力的一支,实力还不是特别强大。

“高筑墙”就是加强根据地建设,提高军事实力,以保卫自己的地盘。

“广积粮”就是要发展经济,增强经济实力,毕竟经济是一切的基础。

“缓称王”则是不要急于称王称帝,因为在自身实力并不突出的情况下贸然称王称帝,只会有树大招风的效果,使自己成为其他割据势力攻打的对象。

总的来说,这句话的核心精神就是不当出头鸟,闷头发展自己的实力,待时机成熟的时候,也就什么都有了。

对于元末的朱元璋来说,“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是一个十分正确的建议,他遵照执行,而且也取得了成功。

而历史上有些割据军阀,由于急于称王,最后都失败了,比如东汉末年的大军阀袁术,得到了一个玉玺,就天天做皇帝梦,终于忍不住称帝了,结果立刻成为几乎所有军阀的讨伐对象,最终失败身亡,成为笑柄。

朱元璋从开局一个碗,最终成为一代开国大帝,似乎已经让无数人认可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九字战略,可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也有适用条件,也就是说,该“缓称王”的时候,就要缓称王,而应该“速称王”的时候,也绝不能犹豫。

公元220年,曹丕篡汉自立,灭了东汉政权。第二年,刘备就在成都称帝,建立蜀汉。

按理说,当时刘备刚刚丢了荆州,只有益州这一块地盘,实力远不如曹魏,可是刘备还是迅速称帝,这就是形势使然。

因为刘备向来以“匡扶汉室”为政治号召,自己也号称汉室宗亲,而称曹操为汉贼。如今汉献帝已经把帝位禅让给了曹操之子曹丕,曹丕成了正统的帝王,这样刘备就沦为割据叛乱势力。

所以,刘备要马上称帝,就是要在政治上和曹丕平起平坐,避免不利地位,同时也是昭告天下,汉朝并未灭亡,它正统的继承者就是刘备的蜀汉,而曹丕在理论上依然是反贼。

而现如今,肃王皇甫明泽与当初刘备的情况有异曲同工之妙,皇甫明泽一系,不管事实究竟如何,但是,他们本身必须得相信那一道圣旨的真实性。

毕竟,如果连他们本身都不愿意相信的话,那么,你又能够指望谁去相信。

既然他们一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