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百三十六章 神经病导演(3 / 5)

王牌导演 衣冠似雪 3990 字 2021-06-05

抓住观众。

当年的香港观众必须记院线,如果想看李小龙,去邵氏的影院肯定看不到。反之,想看傅声,就别去嘉禾的院线。这种院线垄断的情形一直持续到90年代中期才结束,原因是拥有院线的大公司再无力投资拍戏。

80年代初崛起的新艺城虽然只是制片公司,但有金公主院线的支持,也能与邵氏、嘉禾三分天下。之后邵氏停产,新兴的德宝公司租下邵氏院线,继续鼎足而立的大公司垄断格局。

其实德宝管理模式与之前的邵氏、嘉禾、新艺城都不相同。邵氏是家族企业,邵仁枚、邵逸夫兄弟说了算。嘉禾是股东制,邹文怀与何冠昌几个股东角力。新艺城创作是集体智慧,麦嘉、石天、黄百鸣做话事人,但受雇于雷觉坤的金公主院线。

德宝则是潘迪生投资,启用职业经理人制度,先用岑建勋主政,后由冼杞然接手。只不过现在冼杞然还未接手,岑建勋又和潘迪生闹的不可开交。这样的时机,正给了吕言最好的机遇进行艹作!

而吕言真正看中的,自然就是德宝现在的那条院线。德宝的那些导演、演员们,吕言可以培养,可以挖。但偏偏电影院线,在这个时期可向来是小公司的命脉。但是,只要拿下了电影院线。那么东城映像可以非常轻松的就参与到新艺城、嘉禾这几家大公司的争夺中去。而且有了德宝电影院的这些人才,对于东城映像无疑是最大的助力!

正因为是打定主意铁了心要吃下德宝电影公司,吕言才真正开始对德宝电影公司的历程开始研究和回想起来。

“德宝”公司于1984年2月10曰注册成立,创立成员为潘迪生、岑建勋、洪金宝。公司名字和标志“d”字头正是来自于潘迪生的英文名:dicksonpoon。

作为经营珠宝钟表的生意人,潘迪生组建电影公司绝非心血来潮:一是看准电影业繁荣,有利可图;二是借戏中明星穿着打扮,推广迪生公司代理的世界品牌,一举两得,何乐不为?但一入影坛深似海,想做大就要做院线,1985年德宝宣布斥资一亿港币发展院线。

想做强就要找高手,第一任掌门人岑建勋是圈内名流,交游广阔,不惜钱财请名导巨星拍戏,效果大多可观,但花费太大,往往入不敷出。

其实真正令德宝电影公司崛起的,则是第二任掌门冼杞然。他不但是新浪潮名导演,又是懂管理的行家里手。开源节流效果显著,打造中产阶级喜剧《三人世界》系列也合潘迪生的意愿,是以这一时期公司运营颇有起色。

吕言现在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