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零六章经济学大师的诱惑(2 / 4)

学大师”,李达康想想那个画风简直不要太美。

正是因为有“经济学大师”的诱惑,这让李达康下定决心,再难也要把这篇文章给弄出来,既然没法完全照抄,那干脆先把大纲列出来好了,有人家的珠玉在前,不现在应该说是“珠玉在后”,李达康就不相信花个一个学期时间,还不能把后世的一篇文章改好。

李达康定了定神,首先写下自己这篇文章的标题:

在国内发展房地产,一定要注意其金融属性------

这就已经和原标题不同了,真实历史中那篇文章的标题是这样:

是土地财政帮助咱们国家崛起完成原始积累。

嗯,考虑到“原始积累”这种提法有点敏感,也容易让咱们中国人感到不适,所以李达康就稍微改变一下。

这一改变李达康的灵感就来了,他开始奋笔疾书:

“……房地产房地产,虽然“房”在前,“地”在后,但各国的房地产发展史都证明,在这个行业当中,在经过最初两到三年的起步阶段后,永远是土地才是核心,和土地相比,上面的房子反而微不足道……”

“……众所周知,公共服务是城市土地价值的唯一来源,城市不动产的价值,说到底,就是其所处区位公共服务的投影。无论城墙,还是道路,或是引水工程,公共服务都需要大规模的一次性投资(fixed cost)。传统经济中,一次性投资的获得,主要是通过过去剩余的积累。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大型公共设施的建设。基础设施巨大的一次性投资,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主要障碍……”

“……突破性的进步,来自于近代信用体系的创新。通过信用制度,未来的收益可以贴现到今天,使得资本的形成方式得以摆脱对过去积累依赖,转向预期收益。信用制度,为大规模长周期的设备和基础设施投资提供了可能。技术进步和信用制度的结合共同启动了城市化与工业化,使得后两者成为伴生的经济现象…..”。

“……只有资本才能为资本作抵押。信用制度的关键是如何获得“初始信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启动,都必须跨越原始资本的临界门槛。一旦原始资本(基础设施)积累完成,就会带来持续税收。这些税收可以再抵押,再投资,自我循环,加速积累……”。

“……城市化模式的选择,说到底,就是资本积累模式的选择。不同的原始资本积累方式,决定了不同的城市化模式。历史表明,完全靠内部积累,很难跨越最低的原始资本门槛。强行积累,则会引发大规模社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