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五百六十六章:把皇宫做景点(2 / 4)

日月永在 煌煌华夏 3242 字 2021-10-22

就小两三百号,加上细分到司、处、科的正副职、公员? 光这两个省级衙门就需要几千号公员。

“内阁这次没打算从其他地方抽调公员来充盈这两个省? 所有没有品轶的公员或基层到科的科员,将全部由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和江西大学即将毕业的学生来担任。”

许不忌一番话? 便算是给这群大学生人手送上了一个金饭碗。

对于这个提议? 朱允炆和内阁几人简单通了一下气之后便同意了下来,确实可以给这群大学生一个锻炼的机会。

虽然这样做比起直接开省考招录来说要担负一定的风险? 比如说如果不是分配的话,这群大学生本身的能力和学识到底能否通过省考?

而如果不能通过省考? 以这种直接分配到岗的方式来将他们招录进衙门里? 那么在将来的工作中就很容易出现问题。

但好处也特别明显。

大学生包分配工作的传统,大明眼下已经做了好些年,这也从而成为了一种变相激励。

但凡是孩子有在上学的家庭,家长都在敦促孩子努力学习。

“娃? 你可一定要争气考上大学啊。”

从某种程度来说? 上了大学对于眼下大明的普通家庭孩子来说,那就是一次改变命运的跃迁。

朱允炆必须要让认知继续存在三十乃至五十年以上。

而不是仅仅过个二三十年,就听到诸如‘大学生多如狗,大学毕业不如杀猪赚得多’之类的话。

诚然即使这是事实,上学也不是一个孩子唯一的出路。

但眼下的大明? 眼下的中国,必须要的就是所有人都努力学习。

只有知识分子足够多? 这个国家才能更快的积累知识储备,提高进步速度。

等什么时候? 这个国家已经实现了在科技水平上对其他国家或地区超过几百年的领先,并且本身也处在自适应的稳定进步的时候? 那么国家对于这一块的需求就不再如此迫切的时候? 那再去顺应时代、社会的自行变化国家就没有必要如此刻意的引导了。

“建省的具体事情内阁操持吧? 各部司衙搬迁的工作都准备的怎么样了。”

朱允炆随口问了一句,得到的回应是基本准备妥当。

当下朱允炆便起身准备离开,被朱高炽一口喊住。

“陛下,臣这有个问题。”

顿足,朱允炆诧异的回头:“什么事?”

朱高炽纠结了一阵后开口:“那就是迁都之后,这南京皇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