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四百二十五章:大明巨变(二)(2 / 6)

日月永在 煌煌华夏 4636 字 2021-10-22

给我写了封信,说浙江几大粮商联合起来,把各自商仓里的储粮,都给烧了。”

“烧粮?”

夏元吉的反应最是激烈:“浙江这是好日子过的太久,把脑子给糊住了不成,国朝才刚有几年富裕日子啊,就算粮仓储存不下,也可以贱价卖给百姓,或者拿去酿酒,怎得就这般给烧了啊。”

“会不会,是这些商人想要趁机抬价,赚百姓的钱?”

王谦提出了质疑:“如果是如此,那该抓的抓,该杀头一律杀头。”

严震直苦笑摇头:“如果是如此还好办了呢,他们烧了粮,但粮价仍然控制着,连一文钱都没有涨,甚至还降价去兜售。”

商人烧的只是自己的粮食,又不是官仓的储粮,而且烧完之后更没有将剩下的粮食抬价售卖,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没有触犯法律。

“不用猜了,一定是地方知道了印度的事。”

杨士奇开了口:“他们担心印度的粮食抵达之后,会导致市面上的粮价迅速下行,甚至一文不值,所以才行此事,以此来最大程度降低自己的损失。”

一旦印度粮食抵进泉州,那这群粮商就会直接完蛋,怎么都是赔钱,而烧粮食,最多赔一半。

就在这时,殿外又跑进来一名小宦官,手里捏着一份奏本。

“陛下,通政司送来的。”

双喜接过,本打算转递朱允炆,就见后者扬手:“拿给杨阁老看吧。”

杨士奇双手接过,匆匆撕开观瞧,面色大变。

“诸位,半月之前,广东各大粮商的储仓也失了火,两百多万石粮食被付之一炬。”

“败家、造孽啊。”

夏元吉扶着心口破口大骂:“当年,倘使太祖爷家里能有一口余粮下锅、倘使这江南江北不饿死百万饥殍,都不会有我今日之大明。

即使到了今朝,西南西北多少百姓无米下锅,饥肠辘辘的等着哪怕一口糙米稀糠,而浙江、广东这些混蛋,为了一己之私,竟然烧掉数百万石的精粮,如此糟蹋粮食,我真恨不得把他们全都扒皮抽筋。”

“他们没烧错。”

这个时候,朱允炆突然开了口,让所有议论诘责戛然而止。

“不仅他们要烧,咱们也要烧,而且要比他们烧的更多。”

夏元吉傻住了,几人都没明白皇帝的意思,只有严震直叹了口气。

“不烧粮,这天下就完了。”

“刚才严卿谓朕言,说咱大明有乾坤颠覆的大祸,朕深以为然,不仅是乾坤颠覆,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