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三百三十九章:南巡(2 / 3)

日月永在 煌煌华夏 2214 字 2021-10-22

备,陛下打算何时离京?”

朱允炆便笑着看向双喜,调笑道:“那你得问问朕的大管家了。”

后者连道不敢,嘿嘿笑道:“就这三天、就这三天。”

皇帝出宫的禁卫、仪仗、随扈和一应吃穿用度都得准备,这工程量可不小。

“大致就是如此,文奎,你随杨阁老去文华殿坐宫吧,熟悉一下。”

“是,儿臣告退。”

朱文奎随着杨士奇离开,大殿内便只剩下朱允炆和严震直这位新任的工商大臣了。

“工商联的架子已经搭了起来,派往各省的任命文书也都下达,严卿给朕汇报一下这各省的状况吧。”

见朱允炆问及此事,严震直在心里组织了一番语言后开口道。

“工商联的成员共二十七人,涉及各省粮长和商会会长,仅这么一群人申报的财产家私,就拥有田产十五万顷、产一亿七千余万两。

其中,晋商,也就是山西煤商总会的财力为魁首,太原银行成立之后,仅晋商一省,就从国库贷款走了五千六百万两。

最穷的则是四川商会,家私薄弱仅一百六十万两,成都银行成立之后,川商贷款者寥寥,反倒多是储蓄大户。”

晋商拥有得天独厚的煤业,煤老板在何年何月都是钱包最鼓的一帮子商人。

更何况此时的大明还没有房地产和互联网业。

论卷钱,靠着地里刨食的地主和受风吹雨打的海商,怎么都比不上晋商。

多挖两锹煤,就甚都有嘞。

“二十七人,就能坐拥一千五百万亩田和上亿两的家产,这都是巨富啊。”

朱允炆由衷的感慨一句:“自建文元年尹始,朕开商禁以来至今第九个年头,我大明就养出了这么多的豪商大户,不得了哇。”

皇帝的话让严震直不知道该如何去接,但他知道,皇帝的眼光和关注点不是他能够比得上,更不是他能够理解的。

就好比这次朱允炆打算南巡一般。

为了一群上不得台面的商人,朱允炆堂堂一个皇帝不仅成立了工商联来抬高商人在大明这个国家中的政治分量,现在竟然要亲自南下去实地接触。

所谓士农工商,但皇帝的脑回路做臣子的事真的追不上。

朱允炆自登基以来的所作所为似乎都在重视抬高工商阶级的地位,而且效果就目前来看也是十分显著。

但细听皇帝刚才那句话的尾音和感慨,又好似对眼下大明出现那么多的豪商巨富颇为不满。

“朕此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