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八十七章 凌世荣的困境(3 / 5)

,在整个五六十年代电懋公司一直是邵氏公司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老板陆运涛是凌世荣的至交好友,所以二哥的院线一直都在放映电懋公司出产的电影。

电懋公司成立于1955年,虽然有自己的院线,但影院的数量没法跟邵氏或二哥手里的影院数量相比,陆运涛擅长制造电影,凌世荣擅长经营影院,手里又有遍布整个东南亚的院线,两者的合作可谓是强强联合。

两人一直合作的很好,这样下去说不定有一天电懋公司会成为全香港或者东南亚最大的娱乐巨头也说不定,但是就在1964年,电懋公司的董事长陆运涛飞机遇难。

空难之后,电懋内部一片混乱,由陆运涛的妹夫朱国良继承。1965年,朱国良宣布把电懋改组为“国泰机构(香港)有限公司”。

朱国良虽然延长了电懋的寿命,但他跟凌世荣一样,都不善于经营电影制作公司,就这样撑了好几年,国泰电影制作公司关闭,其母公司只剩下电影发行和影院经营一途。

而凌世荣的亚洲院线呢?在陆运涛空难以后,电懋自然也就烟消云散,香港电影形成邵氏电影公司一家独大,由于之前他跟陆运涛合作时,与邵氏竞争得太狠,所以邵氏这么多年一直都没有向亚洲院线供应过一部影片。

后来凌世荣曾向宝岛、日本、好莱坞、欧洲购片,但这些影片根本就无法与邵氏的影片竞争,所以就一直都在苦苦的支撑,前两年嘉禾的成立,凌世荣又跟嘉禾合作了起来,去年《唐山大兄》的热映,让凌世荣很是风光一把,可惜的是这个时候的嘉禾还不是以后的嘉禾,生产的影片数量极少,根本就满足不了凌世荣的需求,很多时候亚洲院线都是无片可放,就算有影片放也没什么人来看,都是西洋片,偌大的一个影厅,空空荡荡,来看电影的还不足一百人,好的时候还不到两百人,就这样凌世荣撑到现在,不想在撑下去了,希望早点结束。

了解了事情的全部经过以后,凌世哲问道:“香港有那些公司愿意接手?”

“嘉禾、邵氏都派人跟我接触过,都有收购的意愿,但是价钱谈不弄。”

“你心里的价位是多少?他们出价是多少?”

“院线包括整个东南亚和日本一共有三百六十多家影院,10个亿港币非常合理吧,但邵氏只想出6个亿就想吞下我的院线,嘉禾根本就拿不出这么多钱出来。”

凌世哲点了点头,遍布整个东南亚的亚洲院线,十个亿的确非常的合理,他记得在80年代中后期的时候,邵逸夫把邵氏电影关门,他的几个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