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二八一章 全方位照射(3 / 4)

龙战长空 阳电 3064 字 2021-06-08

,目标旁的高度数字一直在变,“镰刀”在加速爬升,这根本就不是一副上钩的样!

出于保护攻击机群的需要,vfa-154的“大黄蜂”们都布置在两万英尺以下空域,伏兵的安排也是如此,结果现在这些飞机都和“镰刀”有一万五千英尺以上的距离差,即使想伏击也根本做不到,aim-120b的射程倒是足够,可是逆势蹿升几千米去打击目标,面对“死神”的话基本上就是挠痒痒而已。

为拦截俄国王牌而准备了一个口袋阵,熟料目标的行动与期望并不一致,几架f/a-18e/f里的飞行员忙着呼叫中队长,看应该采取一些什么对策。

眼见俄国佬如此行动,经过短暂的思考,带队长官很快命令两架充当诱饵的“大黄蜂”进入爬升,一方面继续尝试诱骗,另一方面也尽量缩短两方的高度差,避免遭遇“侧卫”的导弹袭击。

至于中队的其他几架“超级大黄蜂”战机,既然“镰刀”一直在高空行动,“黑骑士”中队长就招呼几声,除留下一组双机继续为vfa-27、vfa-102攻击机队护航外,所有人都一起爬升,准备接近到一定距离后发射aim-120b尾追攻击,用密集的导弹攒射驱赶可恶的俄国疯子。

在大气稀薄的高空,战机保持平飞的速度也要提升,在同一速度指标下的稳盘、瞬盘能力都会下降,空空导弹的攻击难度也会低一些,这也是美军指挥人员的考虑之一。

算盘打得还算不错,几架引擎全速运转的f/a-18e/f纷纷拉起进入一条最大爬升率航迹,去追击高空中的“侧卫”,双方水平距离还在一点点拉大,垂直方向的距离则在缩短,“大黄蜂”的机载火控系统一直在尝试解算,雷达信号一起投射到白色二十号的方向,座舱里rwr的尖锐鸣响格外刺耳,驾机突袭的龙云立即提高了警觉。

低头看一眼仪表板上的告警仪灯盘,方向指示有点混乱,这到底是几个辐射源呢?

su-27m2k,龙云的限量版座驾是从s型大改而来,su-27s座舱里的一大堆仪表被多功能显示器替代了大半,既然是一种试验机型,m2型的座舱水平也就和m型差不多,至于红空军战机标配的雷达告警系统,不论接收机、还是显示装置都没什么变动,小灯泡密布的rwr灯盘可以指示威胁程度“最大”和“第二大”的辐射源方位,在照射源多于两个的时候也只能显示截获功率最大的两个。

这样一套系统,对vvs、pvo战机来说基本够用,倘若一架普通战机在空战中遭遇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