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十七章:徐州项家(2 / 4)

名人碑亭时,内心也不自觉的放松了下来。

这时,前方传来一阵喧哗声,接着便是一道道喜庆的道贺声。

两名家丁走出来,看到器宇轩昂的欧藏华后,眼睛一亮立马走了过来:“这位公子,今日是我家少爷结亲的日子,老爷请了全镇父老吃席。公子这回可能找不到吃饭的店。若公子不嫌弃,可前往前方的项家大院吃杯酒,也好沾沾喜气。”

“恭喜恭喜,”欧藏华笑着说道:“那我们就打扰了。”

难怪一路走来都没看到几家店开着门,原来都是被请去吃席。

三人跟着人群,很快就到了项家大院,朱红色的大门两边各自摆着一面石鼓,牌匾上赫然写着‘义节项府’四字。

曲洋看到这四个字,一脸恍然大悟的说道:“原来是江湖人称‘八臂飞侠’项旬的府邸。”

“曲伯认识此人?”欧藏华有些疑惑的问道。

“不认识,只是听说过,项旬成名已早,以一手祖传的飞刀团牌绝技名震江南。”曲洋摸了摸胡须,继续说道:“有江湖传闻,这项旬乃是梁山好汉·八臂哪吒·项充的后人。”

“可能性挺大的,项充就是徐州人。”欧藏华点了点头,跟上他人的脚步进入院子内。

此刻院子里有个小舞台,正在表演徐州梆子。

第2/2页)

因为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曲调的快慢节奏由一副鼓板和梆子来指挥而得名,徐州百姓又称其为“大戏”。

徐州梆子的起源正是明朝,随着山陕移民南下,他们将家乡的民歌小调带入徐州,并与本地歌谣曲调渐渐融合,又与南方流传来的余姚腔融为一体,形成了带有本地特色的戏曲声腔。

因此,徐州梆子的演唱风格既具备北方戏曲刚硬有力的特点,又具备南方戏曲婉转柔和的韵味。

是少有的南北结合后达到完美融合的艺术形式。

在一名家丁的引导下,欧藏华等人坐在了靠近中轴的那桌。

再看同桌的人,穿衣打扮明显比坐在后面的人要讲究。

欧藏华一边听着徐州梆子,一边微笑着跟众人聊起了天,知道他们之中有的是在镇上开店,有的是初出江湖的少侠,还有的则是游学经过,反正大家闲着也是闲着,有人邀请,就过来揍个热闹。

通过开店的人讲述,欧藏华心里大概清楚项旬是個什么人。

总结起来就是年轻时仗着武力爱出风头、心中自有一套道德标准的少侠。

老了之后收敛了脾气,变得乐善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