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卷:在外而安 第074章 家事国事(二)(2 / 4)

两串钱作为贺礼。

上个月沈明、周蓉成婚时,周进有事不能前往,便托人给这对新婚夫妇俩送去了一匹棉布作为庆贺。

两人关系可以说是不远不近。

这次胡永家中出事,桃李书院出现师资匮乏的局面,周进便第一时间找到了沈明,烦请他代劳几天,给生员们上几天算术课,教授生员们学习打算盘。

因为周进曾听到二叔周大贵说起过,说是他把周蓉许配给沈明,是看中他算盘打得好,以后在城内商铺中或许能混上一个掌柜职务。

沈明是家中长子,上头还有爷爷奶奶、父亲母亲,下面则是妹妹沈清,仅十一二岁。

全家六口人,就靠着沈明的父亲沈元做更夫以及城外一二十亩薄田过日子,生活比较清苦。

沈明自我介绍说,他也读过几年私塾,些许认得好几百字,算术方面也还熟练,尤其是算盘打得不错,曾去过薛家商铺应聘过柜台伙计,但可惜被一个当铺揽总的儿子给顶替了。

以前沈明对此倒是无所谓,反正家里有两份收入,尚不至于有断顿的风险。

但自从他结婚之后,夫妻恩爱,日夜不休,想到以后生孩子,养孩子,都需要用钱,一下子感觉压力大了起来。

恰好在这个时候,那个伯母赵欢,经常吹嘘周进在城里考秀才,办刊物,兴办蜂窝煤制造场等实业,发了大财。

说实话,赵欢的吹嘘,连她自己都不大相信,不过是存心拿周进发财作为借口,来掩盖当初兄弟俩分家时的极大不公罢了。

但沈明却听到了心里去。他恰好就住在北平城中,若是真能在周进这里拿到一份差事,哪怕工价银少一点也可以接受啊。

因此,沈明的言下之意是,能不能让他也在桃李书院兼职干一干?

“不需要太多工钱,一个月能拿一两银子,我就心满意足了。”沈明表态道。

按道理,一个月一两银子,倒是要价不高,但桃李书院的算术课,原本都是由周进主讲,讲授内容以阿拉伯数学为主,也不知道沈明能不能很快胜任啊?

“周院长是担心授课内容的问题?”沈明急切表白道,“您的那份数学讲义我看过了,我觉得也蛮好,只要给我几天时间,我一定可以拿下来。这几天便先教算盘的打法,一点儿也不耽搁。”

第2/2页)

他急于得到这个工作,说话时的声音都打着颤,带着恳请的意味。

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周进哪怕是不同意,也得同意了。

毕竟是亲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