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四百七十八章 妄杀(2 / 4)

政王载沣不具备足够的政治权威、政治智慧,且刚愎自用。他不仅无法像慈禧太后那样团结满汉大臣,也不能有效巩固满洲贵族执政团队地位。

朝里朝外都看得出,袁世凯是继李鸿章之后汉大臣中的第一人,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他的手腕较李鸿章更厉害。

袁世凯拥有清政府的绝大多数实际权力,而且非常懂得左右逢源,挥金如土,使他在清廷内部攀缘结交了许多重要关系。

袁世凯是慈禧太后的大红人,是清政府倚重仰赖的重臣,这是不争的事实。

现在清朝最重要的两个环节,军事与外交,都被袁世凯掌控。

甚至财政上,袁世凯也有极重话语权。

总之,晚清朝堂上,袁世凯炙手可热,无人能敌。

袁世凯的升迁多少离不开慈禧帮助,所以慈禧在世的时候,无论拥有多大权力,袁世凯都是在给大清国办事。

至少从心理上慈禧太后从来没有感到袁世凯会有什么威胁。

慈禧太后很坦然很欣赏地看着袁世凯、李鸿章、张之洞等汉族高官拼命工作,相信他们绝不是为汉族人的私利而工作,而是为大清国的久远利益。

慈禧太后的判断一定程度上是对的,但满洲贵族中的保守势力,特别是少壮派的载字辈溥字辈皇族,眼见原本自己可以不劳而获的位置权力都被这些能干的汉人抢走,心中的醋意真的是难以言说。

宣统朝的基调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子,年轻的爱新觉罗们在袁世凯、张之洞等元老重臣眼皮底子下开始各种花式作死表演。

革命派看到后直接笑开花。

一开始袁世凯真的没有什么谋逆想法,甚至在慈禧太后向袁世凯征询皇位继承人意见时,他还竭力认同由三岁的溥仪继承皇位,支持载沣为摄政王为监国。

这样做可能会有政治上多方面的考量,但毫无疑问,袁世凯很期望自己的拥戴能够化解自己与满洲贵族统治集团中少壮派的矛盾。

可惜,他再怎么做,载沣执掌权力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诛杀袁世凯。

但在之前,载沣还是做了一大堆面子工作,听起来有点好笑,难以想象是一个摄政王做出来的决策:

载沣自己做了什么海陆军大元帅,然后让亲弟弟载洵当海军大臣,另一个亲弟弟载涛当军咨府大臣,并统率禁卫军;陆军大臣则是出身正白旗的荫昌。

这个时候载洵23岁,载涛只有21岁。此前几乎没有任何执政经验。

让人啼笑皆非,载沣还以为随便任命个一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